close

剛湊巧的在BABYHOME看到一篇小羊雙月刊中的文章
讓油嘴媽感觸很深
油嘴媽在近一兩年開始, 與公婆同住的關係
家中除了有婆媳問題, 更有隔代教養的惱人問題
相信一定有許多的爸爸媽媽和油嘴媽一樣
很用力的教導及陪伴著孩子成長
在這陪伴的同時, 長輩卻與你的教導觀念相差甚遠
不時, 當場給你難看的戲碼時常上演外
甚至, 直接在孩子的面前用威脅、恐嚇的方式對待

六年級生的油嘴媽, 從小就是在要與不要, 行與不行間選擇
沒有其它的自我想法及決定
但.....我們那個年代還很單純, 沒有現在的複雜
一直告訴自己, 不要幫孩子作決定,
而是經我們的分析後, 讓孩子自己選擇, 決定及負責任

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下
常聽到阿公對哥哥說, 你不能這樣, 不然就怎樣怎樣....
你不可以這樣, 不然怎樣怎樣的
你不要這樣對妹妹, 你不要吃, 你不要囉唆, 你不要話那麼多

正因如此, 我比別的父母親要花多上1~2倍的精力
向孩子說明, 阿公有他的成長背景, 但爸爸媽媽絕不會強迫你作你不要的事
也希望油嘴媽的努力, 能對銨哥建立自信, 而非順從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立自信--從明智的選擇開始

  • 文/黃麗花

建立孩子的自信 避免悲劇

「◎◎國中七年甲班傳出6名學生集體在自己手腕割出十餘條傷痕的自殘事件!經過校方追查輔導後表示,學生們是以這些傷痕以及事後裹傷用的護腕,做為6人很『麻吉、感情好、情義相挺』的團體記號,並無集體自殺的意圖,因此校方已經積極介入輔導,同時也聯繫家長應多加關心、導正子女交友觀念……。」

 

類似上述學生集體或個別自殘事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報章媒體刊登。有別於一心尋求解脫的自殺行為,自殘多半是出於好奇好玩、引人注意,或是同儕約定等動機下所發生的行為。老師與家長輔導這類學生的方式大致上也會從「珍愛生命」、「情緒管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等角度開始。個人認為,不論是個別或集體的自殘,背後都意味著當事人極度缺乏自尊自信、自我價值低落,以至於選擇(決定)用自殘來表達焦慮自憐、自我懲罰或尋求團體認同。因此,強化孩子的自信心、增進自我價值感,才是治本的預防之道。

 

讓孩子透過「選擇」建立自信


幼兒時期的孩子最愛說:「我不要!」,因為他想測試生活中有多少情形是他可以控制(拒絕)的,而這是自我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發展的開始。倘若百分百的「我不要!」都被強制成「要」,那麼受他人控制的傀儡感受將同時阻礙孩子發展自尊(沒有自己的意見,只能唯命是從);「要」或「不要」表面上是意見的表達,但對幼兒來說,已是一種選擇的練習。到了國小以上的年紀,選擇的能力擴展到「要不要」(二擇一)以外的範圍--除了選擇要不要穿外套,還要選擇穿哪一種顏色、樣式;除了選擇要不要先寫功課,還要選擇寫功課之前和之後要從事哪些活動,並承受選擇之後所帶來好(與壞)的結果。一旦選擇之後多番嚐到甜美果實,這將同時成為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competence)的累積。試想,倘若一個人經常性的體驗到:「我是可以表達意見、掌控環境的,我是有能力做出好棒有效的選擇的」這樣的人還會低自尊自信嗎?由此可知,讓孩子練習做選擇,進而學會做明智的抉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將連帶建立起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幫助、支持孩子做明智的選擇

要幫助孩子做出明智的抉擇,可以從「分析選擇後的利弊得失」開始。由於生命經驗不如成人充足、思慮不如師長周密,孩子們通常是「做了再說」,甚至連後果是甚麼也不想就衝動做出決定(例如惡作劇導致他人受重傷、偷嚐禁果、沉迷網路遊戲等)。因此,與其花時間幫孩子做決定,不如把時間花在與他討論各種選擇的優點和缺失。

  

其次,要尊重孩子「在分析完利弊得失後」做出的選擇。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我們應該容許孩子有選擇錯誤的時候,並鼓勵(不是興災樂禍、冷嘲熱諷)他、陪伴他面對結果或設法收拾善後。因為勇於面對和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必要時需發揮智慧解決衍生的問題,也是建立自我效能、培養責任感的好機會,千萬別錯過!

 

強化選擇能力 生活更美好

生活是不斷選擇下的歷程:人人都有選擇的能力、也不得不做出選擇,但是要能做出明智、正確或適當的選擇,就需要經常練習囉!所謂「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明智的抉擇也是如此:

你不能選擇天氣,但你可以選擇心情;

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選擇微笑。

遇到挫折,選擇正面思考;

遇到挑戰,選擇積極回應;

選擇早起、選擇喜樂、選擇慷慨;

選擇成為認真踏實,不傷害自己、有自信的人……。





《小羊雙月刊》使徒出版社
2011年/4月號

 

(資料來源:小羊媽媽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油嘴媽的彩色油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